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用宝石“绘制”的艺术杰作

用宝石“绘制”的艺术杰作

用宝石“绘制”的艺术杰作

《警醒!》意大利撰稿员来稿

在重现大自然风貌的种种艺术手法中,有一种叫佛罗伦萨马赛克(又称科梅索)的镶嵌工艺,需要很高的技巧。这种马赛克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独有的。跟其他许多镶嵌工艺不同的是,艺术家不采用形状划一的石块、砖块或玻璃,而是采用大小形状不一的薄石片制作。石块都经过小心切割,接合之后,了无痕迹,一个缝儿也找不到。

这些艺术家以石子作为现成的“颜料”,“绘制”出色彩丰富的作品,着实令人惊叹。当中有天蓝色带白斑并因内含黄铁矿晶体而金光闪闪的天青石,有深绿和淡绿镶边的孔雀石,有脉纹亮丽交错而色泽又有黄、褐、绿、红各种变化的大理石,还有玛瑙、碧玉、条纹玛瑙、斑岩等等。这些石块光影层次丰富,有浓淡深浅,也有斑点纹理,艺术大师信手拈来,利用石块色彩和纹理的细微差别,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从色彩和石纹当中,艺术家把大自然的奇岩怪石,花草树木,惊涛骇浪,甚至蓝天白云重现出来。

这种马赛克其实算不上新颖,它大概起源于近东地区,公元前1世纪传入罗马后,人们喜欢用来装饰地板和墙壁。尽管在中世纪及拜占廷年代,很多地方的艺术家都懂得佛罗伦萨镶嵌技术。但从16世纪开始,就只有来自佛罗伦萨托斯卡纳城的制品,才能使这种技术赢得盛名。直到今天,我们去欧洲各地的皇宫和博物馆参观,都可以随时发现佛罗伦萨马赛克。

用石头“绘画”是很费工夫的。一本杂志报道,就时间的投入来说,“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工序,也可以叫现代专门分析工业生产效率的时间分析师吓一跳”。由于艺术家要耗费大量时间,才能完成一件作品,因此跟过去一样,今天这些艺术家为自己的作品所定的售价,往往高得令人为之却步。

制作方法

要制作佛罗伦萨马赛克,首先需要一个描摹本,这通常是一幅画作。做法是先把描摹本依照作品的构图切成若干块。艺术家会在众多石块中千挑万选,为构图的各部分找出最吻合的那一块。他这样做的时候,是把原来的画作来一次演绎,而非只是依样画葫芦。从描摹本切割出来的每一部分,都会贴在拣选出来的石片上。

接着,艺术家会用一个钳子把只有两三毫米厚的石片夹住,再用一把两端用栗木拉紧的铁线锯,小心翼翼地锯出所要的部分。(请看上图)锯的时候,他会用研磨剂弄湿铁线。然后,他要仔细把每块石片的边缘磨得光滑,确保石片接合之后,光线不能从中穿过。如果作品“绘画”的是藤蔓植物的幼小卷须,你可以想象,需要多高的技巧!

待所有石片接合好并且粘在石制底版上之后,就进行最后的打磨工序,使马赛克表面显得平滑而充满光彩,那种光彩亮丽的程度,不是相片能够媲美的。艺术家利用石片的各种色调,来重现小小花瓣上光暗层次的实际效果,技巧之高,真是难以想象。富有想象力的艺术家利用这种技术,成功创作出不同作品,题材丰富,包括水果、花瓶、蝴蝶、鸟儿、风景等。

佛罗伦萨马赛克一个叫人着迷的地方是:每件作品的细节都不由艺术家自己决定。他采用的颜色,石片的纹理和石块,都是上帝已经造好了的,他只能从中选择。一本书就此评论:“看见这些宝石,你可以体会到上帝的能力是多么深广,多么无法想象。上帝让这些小石块在世上展现美态……。这样,它们就提醒我们造物主的伟大。”

[第16页的图片鸣谢]

第16,17页的图片:Su concessione del Ministero per i Beni e le Attività Culturali-Opificio delle Pietre Dure di Firenze, Archivio Fotografi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