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怎样帮助有焦虑症的人

怎样帮助有焦虑症的人

怎样帮助有焦虑症的人

“我常常心跳得很快、突然冒一身冷汗、呼吸困难,还会感到很害怕、很焦虑,思想很混乱。”——伊莎贝拉,四十多岁,患有恐慌症。

焦虑是一种“紧张或担心的感觉”。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有一只很凶的狗对着你叫,你是不是很紧张、很害怕呢?这只狗走了之后呢?紧张害怕的感觉也随之而去了,对吗?那么,焦虑症又是什么呢?

当人长期感到焦虑,即使原本令他焦虑的原因已经消失了,他也继续感到焦虑,那么这个人就是患上焦虑症了。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指出,“过去平均每年,美国18岁以上的人中大约有四千万人患上焦虑症”。文章开头提到的伊莎贝拉长期感到焦虑。持续的焦虑会对患者产生严重的影响。

可是,不光是患者,连他的家人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不过,患者和患者的家人并不用绝望。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出版的一本册子指出:“现在有些疗法可以有效地治疗焦虑症,还有,研究人员研究出一些新疗法,可以帮助大部分焦虑症患者过正常而有意义的生活。”

焦虑症患者的家人和朋友也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他们该怎样做呢?

怎样帮助患者

要支持和鼓励他们:莫妮卡有广泛性焦虑障碍和创伤后压力症,她解释自己所碰到的困难说:“很多人都很难了解我的感觉。”

由于这样,很多焦虑症患者往往不想告诉别人自己的问题,怕被别人误解。结果患者会自责,使得精神状况更糟糕。所以,家人、朋友的支持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要多了解焦虑症:跟焦虑症患者常常接触的人,例如家人、好友等,特别需要对焦虑症有更多的认识。

要不断彼此安慰:公元1世纪,使徒保罗曾鼓励在希腊城市帖撒罗尼迦的朋友说:“要不断彼此安慰,互相强化”。(帖撒罗尼迦前书5:11)要安慰患者,我们可以留意自己所说的话和语气。要让对方感到我们真的很关心他。不要说些伤害对方的话,或暗示他有问题。

我们来看看约伯的例子,圣经的一卷书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约伯有三个“朋友”,你可能还记得,这三个“朋友”暗示,约伯之所以经历种种痛苦,是因为他隐瞒自己所犯的错,以致自食其果。其实他们的想法是错的。

有鉴于此,我们跟焦虑症患者说话时要小心留意他们的感觉,要留心听他们说的话。要以他们的观点而不是我们的观点来看事情。当你听患者说话时,不要马上下结论,好像约伯的“朋友”妄下结论一样。这三个人使约伯感到更难受,以致约伯对他们说:“你们的安慰反而使人苦恼!”(约伯记16:2

所以,记得要让患者放心地说出自己的感觉,这样你就可以更了解他们在担心、害怕什么。想想看,能够帮助患者过正常而有意义的生活,不是很值得去做的吗?

[第27页的附栏或图片]

了解不同类型的焦虑症

了解焦虑症是很重要的,患者的家人或好友尤其需要这样做。请看看以下五种类型的焦虑症:

恐慌症 文章开头提到的伊莎贝拉恐慌发作时,什么都不能做。不但这样,她说:“恐慌的症状停止后,我又开始害怕很快会再发作。”正因为这样,很多患者都会避开自己曾经恐慌发作的地方,久而久之,一些患者有很多地方都不敢去,最后连家门都不敢跨出去了;有的患者会害怕面对某些场合,除非有信任的人陪伴,否则他们一定不会去。伊莎贝拉说:“我自己一个人的话就会比较容易恐慌发作,但如果有妈妈陪着,我就感到很安全;如果她不在身边,我一定会很焦虑。”

强迫症 一个人如果极度害怕细菌和肮脏的东西,这种想法会不断困扰他,接着他可能会强迫自己不断洗手。勒南患有另一种强迫症,他说:“我会不停地在脑海中回想自己以前所犯的错,还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错误,这种想法会不断地重复、无法停止,我觉得很困扰。”因为这样,勒南会强迫自己跟别人说自己以前做错的事,而他一定要听到别人再三的安慰和鼓励,才能减轻焦虑。但是,服用药物可以帮助他控制自己的强迫行为。 *

创伤后压力症 有些人经历过一些严重创伤,也许是身体实际受到伤害,也许是受到威胁会被伤害,之后会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近年来,这些症状都被称为创伤后压力症。患者很容易动怒和受到惊吓;感情变得麻木;对曾经喜欢做的事不再感兴趣;很难爱别人,特别是一度很亲密的人。有些患者变得暴躁,甚至会使用暴力,也会尽量避开当初发生创伤事件的地方或情况。

社交恐惧症(社交焦虑症) 这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患者有一种强烈且持久的恐惧,觉得自己被别人仔细观察或批评。如果患者要参加一个活动,也许在此之前几天或几个星期就已经开始担心了。他们的恐惧强烈到令他们无法上班、上学或做日常的事,也很难交到朋友或维系友谊。

广泛性焦虑症 文章中提到的莫妮卡就患有这种病症。虽然没什么好忧虑的,但她整天都感到很焦虑。患者经常觉得会有灾祸或不幸的事发生,还会过度忧虑健康、金钱、家庭、工作等方面的问题。有时只是想今天要怎么过,都会令患者感到很焦虑。 *

[脚注]

^ 19段 《警醒!》不会推荐任何疗法。

^ 22段 以上资料参考自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的国立精神卫生研究院所出版的册子。

[第26页的图片]

“要不断彼此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