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封面专题

新闻媒体信得过吗?

新闻媒体信得过吗?

很多人都不相信他们看到或听到的新闻报道。举个例,在2012年,盖洛普民意调查在美国进行了一项调查,请受访者评论他们对报章、电台和电视台的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公正性有多大信心。有六成受访者的答案不是“不太有信心”,就是“完全没有信心”。新闻媒体真的这么不可靠吗?

许多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都自称以报道准确翔实为己任。可是,我们还是应该以谨慎的态度去看待听到或看到的新闻。原因有以下几个:

  • 传媒巨头 有些财雄势大但为数不多的集团拥有很大的传媒机构。这些机构影响力很大,可以控制哪些新闻会报道出来,以什么方式报道,以及在报章或新闻节目中所占的份额。由于这些集团大都要牟利,因此旗下的传媒机构所做的决定都受经济利益左右。那些可能会使老板有经济损失的新闻,通常不会被报道出来。

  • 政府 我们从传媒得到的消息,很多都牵涉到政界人物和政治事务。政府当然希望老百姓对政府官员有好感,并支持国家推行的政策。而对传媒来说,政府是重要的新闻来源。因此,政府和新闻工作者之间,有时会“紧密合作”。

  • 广告 在大多数国家,传媒机构要生存就必须赚钱,而广告就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在美国,杂志收入有百分之50至60来自广告,报纸有百分之80,商业电台和电视台则是百分之百。假如节目内容会使人对某个商家的产品或经营方式印象不好,商家当然不想赞助这个节目,他们不喜欢某个机构制作的节目,就会找别的机构做广告。因此,传媒机构的新闻编辑可能不会报道对广告客户不利的新闻。

  • 不诚实 不是所有新闻工作者都会如实报道新闻,有的甚至会捏造新闻。几年前,一个日本记者想报道潜水的人怎样破坏冲绳岛的珊瑚,却找不到任何证据,于是自己破坏了一些珊瑚并拍下来。有些新闻工作者也会改动照片,欺骗大众。现在,这方面的技术越来越先进,有时根本无法判断一张照片是否经过改动。

  • 报道方式有偏向性 即使是铁一般的事实,记者也可能受个人观点影响,而用不同的方式来描述,比如报道或不报道事件中的某些细节。举个例,一支球队在比赛中输了两个球,这是事实,但输球的原因记者却可以用很多方式来表述。

  • 报道不足 为了使新闻更加吸引人,新闻编辑往往会删去一些复杂的细节或事件中不清楚的部分,结果淡化或夸大了某件事。有时,电视台的记者和新闻主播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报道一个复杂的事件,可能会省略了一些重要细节。

  • 竞争 近几十年,电视台的数目增加了很多,人们守着一个电视台看节目的时间大幅减少。为了吸引观众,电视台倾向于报道离奇的或娱乐性强的新闻。《媒体偏见》(英语)一书谈到这种趋势说:“现在,电视台挑选出来的新闻影片,都是震撼性的或刺激感官的,观众看[电视]新闻就像看电影似的。由于看新闻的人专注力越来越低,每段新闻的报道时间也相应减少了。”

  • 无心之失 新闻工作者也是人,也会犯各种错误,比如拼写错误、标点错误和语法错误。这些错误可能会改变一句话的意思。有时,他们没有仔细核对新闻稿上提到的细节,有时也可能因为赶着交稿子写错数字,例如写十万时少写了一个零,结果变成了一万。

  • 基于不正确的知识作出报道 要准确地报道新闻,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容易。一件事今天被认为是正确的,也许明天就发现是不正确的了。例如,以前的人以为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但现在我们知道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运行的。

看法要平衡合理

对于听到或看到的新闻,我们当然不该马上相信,但也不用认为全都不可信。在看待新闻报道方面,我们既要思想开明又要态度谨慎。

圣经说:“耳朵不是试验话语,好像上膛品尝食物吗?”(约伯记12:11)我们留意以下几方面,就可以“试验”听到或看到的新闻,判断当中的信息是否值得相信。

  • 报道新闻的人或机构:做这项报道的人或机构信誉良好吗?是这方面的权威吗?报道这则新闻的节目或刊物,一向以态度严谨著称,还是常常夸张煽情呢?谁为这家新闻机构提供资金?

  • 消息来源:这项报道只有一个消息来源吗?之前有没有进行过详细的资料搜集工作呢?消息是否可靠、公正和客观?报道中有没有包含不同的观点,还是只片面地报道一种观点呢?

  • 目的:报道这条新闻是为了提供资讯还是娱乐大众呢?有没有做宣传的目的?

  • 措辞:一篇报道的措辞如果语带愤怒、敌意,或严厉地指责某个对象,就可能表示这篇报道旨在攻击,而不是客观合理的。

  • 前后一致:这篇报道中的细节,跟其他报道一致吗?如果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报道有不同的说法,那就要小心了。

  • 时间:这则新闻提到的资料是最新的吗?要知道,20年前人觉得是正确的事,今天不一定正确。另一方面,一件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报道出来的资料也许还不够全面,不够详尽。

我们可以相信新闻媒体吗?睿智的所罗门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劝告,他说:“缺乏经验的,凡话都信;精明的人,步步留心。”(箴言14:15